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10月18日银行早报:十家银行理财子单季增超1.5万亿,支付宝开拓微信好友转账,上市银行三季报持续预喜 正文

10月18日银行早报:十家银行理财子单季增超1.5万亿,支付宝开拓微信好友转账,上市银行三季报持续预喜

来源:一命鸣呼网   作者:探索   时间:2025-07-05 16:56:14

1、月日银行亿支银行预喜公司动态

支付互联互通更进一步?早报转账记者近日发现,支付宝转账页面新增“转微信好友”字样,家银季增季报点击后输入相应金额会生成二维码,行理通过微信、财单超万持续QQ、付宝微博、开拓钉钉等渠道可将二维码分享给对方,微信收款方通过支付宝扫码领取,好友单笔最多可转出2000元。上市

行业专家指出,月日银行亿支银行预喜支付宝可以给微信好友转账,早报转账虽然不是家银季增季报严格意义的支付互联互通,但依然是行理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前进的一步。支付互联互通需要支付机构进行综合考量,财单超万持续以及支付机构备付金划转、清算等制度安排。目前,可以以数字人民币为契机切入“通扫”、带动支付资源整合,助推支付互联互通。

10月17日晚间,两家江浙上市银行发布三季度业绩快报,表现亮眼。

公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46.81亿元到49.93亿元,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04亿元增长30%到32%。营收增速、资产质量较上半年稳步提升。

公告,202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2%。营收和净利均呈两位数增长。

2、行业速读

今年第三季度,银行理财公司管理产品规模(仅以理财公司口径计,不含未迁徙的母行管理产品,下同)继续健步上扬。

截至6月末,6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共10家理财公司的产品管理规模突破16万亿元。

两大特点已经显现出来:一是今年第三季度理财公司“货架”上不同类型的产品规模及占比变化明显,固收类维持快速增长、混合类表现欠佳、权益类增势迅猛;二是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占比进一步压降,已有理财公司整改工作进入收官阶段。

自监管要求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整改以来,市场多家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呈下降趋势,同时,受到市场环境影响,该类产品整体收益率也处于下行趋势,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全市场存续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75%,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

如今距离整改过渡期结束不足百日,整体收益率的下行似乎并未影响投资者的申购热情,普益标准表示,无论是相较于货币基金还是其他银行理财产品,整改后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仍具备一定的优势,凭借其优秀的资金流动性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依然是需要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的投资者的良好选择。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指出,在延续较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2021年我国普惠金融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作为银行资产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银行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易观分析指出,2021年,中国各银行业机构普惠小微贷款规模较2020年都有巨大提升,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体量规模显著大于其他。

3、监管政策

人民银行昨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17日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

继8月、9月MLF连续缩量操作之后,此次操作实现了等量平价续做。业内人士认为,本次续做“价稳”符合预期,“量平”则略超预期,表明在内外因素综合考量下,当前人民银行既不会大幅收紧流动性,也不会在量的层面过度支持流动性。

关于后续降准降息预期,有业内人士认为,鉴于本次MLF实现等量续做,10月降准概率不大。但由于11月有1万亿元MLF即将到期,不排除适时通过小幅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的可能。关于即将出炉的LPR报价,市场人士预测,本月LPR维持稳定的概率较大,后续不排除LPR进一步走低,以引导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

4、国内宏观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正加速落地。日前,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农发基础设施基金、进银基础设施基金的相关信息显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地规模超6000亿元。

在基金额度加快释放的同时,商业银行配套融资也有所加快。随着10月底之前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发行完毕,叠加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用,重大项目和基建投资增长有望按下“快进键”,助力稳增长。

10月份以来,已经有多个城市的首套房商贷利率降至4%以下。另外,多个城市也下调了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此次利率再次下调为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房贷利率下调意味着购房群体的购房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购房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活跃度的提升,有助于稳固购房群体、地方政府等相关主体对楼市预期的信心。随着“一城一策”持续深入,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这或许意味着四季度房贷“降息”现象将随之增多。

标签:

责任编辑:综合